本来以为在限古令颁布以后, 40集以上的古装长剧应该会逐渐息微,没想到在疫情肆虐的2020上半年,最受欢迎叫好叫座的陆剧竟是长达70集的古装剧《清平乐》,可见大陆政府公布的这个那个令有时候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清平乐》是2019年1月5日才开机拍摄的新戏。出品公司正午阳光虽然成立至今只有十年,但自2014年以《北平无战事》打响招牌之后,每年都会推出一、两部轰动之作,包括:《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都挺好》、《大江大河》等。如今这部《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原著小说《孤城闭》,由朱朱编剧,张开宙导演,、江疏影、任敏、杨玏、边程、叶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刘钧等人主演。自4月7日至5月18日于湖南卫视的金鹰独播剧场播出,网络则由大陆腾讯视频和台湾WeTV独家跟播,其收视情况一直居高不下,城市网的平均收视率达2.382,竟缔造了正午阳光出品诸剧的最佳成绩。是因为观众对优质古装剧“饿戏”太久?还是此剧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网络小说《孤城闭》基本上是一个在宋仁宗年代发生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故事,原著中仁宗长女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的缱绻爱情是主线,如今在《清平乐》变成了故事副线,且较晚登场;徽柔的父亲赵祯反而成为了贯串全剧的男主角,而朝堂之上群臣相对的政治戏和后宫之中后妃争宠的宫斗戏成了双边并行的两大板块,如此共同烘托才支撑得起70集那麽长的篇幅。
赵祯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人翁,本剧也从他的神秘身世作为剧情切入点,但叙事风格完全不走吸人眼球的“戏说”路线,反而是刻意采取人文基调浓厚的“正剧”方式处理。少年仁宗从八大王口中得悉自己的生母秘密,跟当朝太后大娘娘刘娥瞬间形成“剑拔弩张”之势,但解决矛盾的方法竟是仁宗先是在永定陵前跟臣子讨论“人子之孝”,接著在朝堂之上再跟垂帘听政的大娘娘刘娥就大臣范仲淹丁母忧辞官事件作一次“尽忠与尽孝”的争论,并铺垫出两派官员的选边站,十分的书卷气。在外在形式上,编导用四平八稳的镜头构图,恢宏厚重的场景空间,缓慢细腻的节奏,略带艰涩的古文论述式台词,加上不愠不火的演出,这都跟看惯重口味通俗剧的观众期待有所不同。

也许因为北宋是一个以文人色彩著称的朝代,“唐宋八大家”和历史留名的文臣名士甚多,而宋仁宗可谓是守成之君,本身没有特别显赫的事功可以吸引人的一位皇帝,因此本剧干脆把主题放在“如何为君?如何为臣?如何治国?”这种一般娱乐剧不会想去碰触和讨论的大题目,但这些题目在今天看起来却颇有“借古喻今”的意味,未尝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另类选择。为了匹配得起这个非一般的意图,《清平乐》在内容上故意走两不偏废的中间路线,既没有阳刚历史剧那麽沉重僵硬,也不会像女性宫斗剧那麽轻率浮燥,而是像满腹经纶的文人雅士坐而论道,人人都出口成章;再透过非常考究的古雅的服化道,和场景设计、色彩设计等技术支持,重塑一个有如从国画中走出来的北宋全景图,让人体会一下文明最盛的中国王权社会可能是什么一回事?
从观众的角度看,《清平乐》并不是那种足以吸引人一直追看下去的剧,因为它缺乏一个鲜明强烈的核心事件不断向前发展并制造矛盾和悬念,故戏剧张力不强。它比较像是围绕著主人翁和他身边的各式人等发生的一个又一个小事件,大多细碎却精巧,不断的累积下来,也足以让人体会做了四十多年“官家”的北宋第四代皇帝赵祯一生的悲欢离合故事。总体说来是别具滋味,瑕不掩瑜。

本文由:欧冠买球 提供